• 欢迎来到魔力学院
  • 服务热线:010-57748682
  • 爱我还是他——申请选校面面谈(中篇)

    出国申请 北美 2015-12-23 15:58:27

    简介

    如果在出国留学这个漫长的道路上,你对自己或多或少的产生了怀疑,不解,或是开始否定自己和他人时,你不妨抽空随意读读本文。这是一篇满怀着担忧所以幻想着面面俱到,又综合了网络上各类信息冗长杂乱,却又反复向你强调一种思维模式的文章。

    三、 爱情三十六计

    笔者是个矛盾纠结的复杂体,若你坚持读到这里,定会骂本文是篇说教连篇实用性极烂的情感杂谈。写这篇文章的心情本就是矛盾的,很抱歉我不得不在前两章中做过多的类似“德育”的工作,毕竟,根据毛泽东思想,如果队伍都站歪了,如何踏实好好做正事呢?这一章是我最不喜欢写的,但却应该是“实用性”最强的一章,它会较为详细引导你如何从一个“感情菜鸟”蜕变为“爱情达人”,当然这么说未免有些高估它的作用。
    
    我的第一章是想奉劝你不要轻易就想着出国,结果你执迷不悟;我只好在第二章奉劝你踏实的照顾好自己,少去迷信那些数据和小道消息;若你仍然执迷不悟的看到这一章,我只好再次矛盾的推倒我前两章的中心思想,告诉你,相信一些“数据”和把握信息的重要性。在这一章我将和你谈谈我现在的本职工作之一:如何利用各种“经验”和“信息”去高效快速的完成选校定位。

    1. 那些江湖中的“爱情宝鉴”

    互联网的迅速泛滥和日常化对申请方式的直接影响就是“纸质材料申请”基本成为了过去式,现在的申请大部分通过网络提交,节约了成本和时间,省去了一系列纠纷,还附带保护了环境。更积极的作用是,留学信息共享化更为频繁,大型的留学论坛瓜分了这个市场,关注论坛多逛逛是一个快速了解大量出国信息的好方法。论坛上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分布不同专业,背景各不相同,你总能找到很多实用性很强的信息和一些背景与你相似的人。
    
    如果你在开展自己的爱情之前热衷去阅读别人的“爱情故事”,并从中总结进步的话,留学论坛可以极大满足你的需要,甚至对于一部分人只依靠论坛的帮助完成整个DIY的申请,未必结果不好。以下论坛是我个人依据火热程度和实用性给出的列表,评价内容完全出于我个人的主观结论,若有不正确与得罪,还请各位泡坛高手和各大版主出面积极指正。
    
    A.
    太傻http://bbs.taisha.org/
    
    几乎是出国留学最负盛名的神坛,一篇被誉为“留学圣经”的《太傻十日谈》,直至今日笔者认为仍然很难有作品在留学见解上能超越它。但论坛近些年个人认为逐渐走向“衰落”,主要原因是太傻要兼顾的主题和话题太大,市场逐渐被一些比较“专精化”的论坛所瓦解。但是无论你的出国留学是决定去哪个国家,或者你还在纠结于一些专项的留学考试,在全面的太傻你都可以找到快速入门的信息。
    
    B. 一亩三分地http://www.1point3acres.com/bbs/
    
    简评只需要用它的自评:北美留学理工类信噪比最高的论坛。近三年来在北美理工类申请提供一手信息和问题解决这一块,一亩三分地几乎形成了垄断。它涵盖的内容从申请的准备一直覆盖到了赴美以后的生活工作话题,论坛里活跃的用户很多都是正在美国读书或者工作的牛人。
    
    C. 寄托天下http://bbs.gter.net/
    
    “寄托和太傻”,这是很久远在留学论坛上两颗最闪亮的“双子星”。但近些年来寄托也面临着和太傻同样的问题,多方面都受到了其它论坛的冲击。但寄托也在积极寻找新的模式,例如它现有的“建筑设计专版”“法律专版”等一些特别的专业板块,活跃程度极高,是比较特别的亮点,因此如果你属于这些对口的专业,应该可以获取到最直接有效的信息。
    
    D.中英网http://bbs.uker.net/forum.php
    
    在英国留学这个专项里,中英网是个综合全面的大型门户网站,通过该网站获取英国留学相关信息非常便利,它自身的论坛针对英国留学的申请也形成了不小的规模,存在大量有价值信息。
    
    E. Chasedreamhttp://forum.chasedream.com/forum.php
    
    MBA申请的专项门户网站及论坛。在商学院的申请信息和经验上,chasedream已有多年的沉淀,专业性和指导性也是极强的。
    
    同时还有一些更专一的论坛,如针对Toefl考试的“小马过河”,滴答论坛等不胜枚举。总体而言,现在的论坛都逐渐走向了“专一化”,尽管很多论坛兼顾的话题很广,但是他们最活跃的区域往往集中在某一个领域上。
    
    出国留学的论坛是个奇怪的东西,简单说可以谓之“上手不易,放手更难”,像一个多面的女孩,追的时候觉得她如此的难理解,追到了以后则是死去活来千万别分手。从整体意义来看,拥有庞大信息的论坛必然是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利大于弊不止一点。但对于个体而言,个人的判断能力,情绪在申请中都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长期泡坛,看着一个个大神在上面自称“水背景”,自己默默潜水一把辛酸泪,是否产生更多积极还是消极真说不准。况且申请有时候就像一场足球比赛,再多的射门射正可能还不如人家仅仅一次射门进球,这就是足球,也是申请。
    
    因此,再好的爱情宝鉴是否能让你更好的读懂爱情,进而生活的更美好因人而异,况且很多人从来不看“宝鉴”最后也顺风顺水。如果你喜欢去通过论坛逐步了解各类信息,浏览之时还可参照笔者几点建议:
    
    A.
    回头看看我第二章中写的三个案例,看每一封帖子的时候带着分析GRE Argument的心态审视,你定会自我升华。
    
    B.
    少看背景与你差距极大的人的“申请经验”,一是他写的之中有用的东西千篇一律,你随便找本飞跃手册上面都有,二是飞跃手册上没有的他写到的大多对你无用。
    
    C.
    “牛人”成功经验帖比“烂人”成功经验贴的意义小得多,除非你就是牛人。总结自己为何失败的帖子反倒很有作用,可我看到这样的帖子太少了。
    
    D.
    若要相信数据,建议先重新复习或者学习一下“概率论”基础课中的“抽样调查”,审度一下这个数据的样本空间,样本大小,再看看自己的实际情况,最后再决定去参考数据。
    
    E.
    没有任何信息对于你是千真万确的,包括我写的这么多废话,真理需要你从不同角度去客观审视大量全面的信息,然后结合自身的情况通过思考获取。

    2. 你不做回应没说法,答案却都写在脸上

    爱情常常需要试探,狂妄自大的结果往往最终走向悲剧。无论是狂追女神还是倒追帅哥,一部分聪明的爱情决策者往往都会在追求计划之前进行若干的“暗示”与“试探”。但我们也常常被爱情冲昏头脑,陷入误区,最常见的几种自我吐槽表现为:
    
    (1)班里最帅的两个男生追女神都相继失败了,女神怎么可能看上我呢?
    
    (2)感觉这男生也挺寂寞的,应该也需要有个女友关心吧。
    
    “以貌取人”和“自我感觉”往往使得我们在申请中容易盲从一些过往的经验,从而做出并不正确的推断。有时候,我们获取的信息量太大,例如这个学校去年有几个比自己背景都差的人被录了,例如这个学校连续几年都收了自己学院的学长学姐了,还例如你听说,别看UCB虚伪的写着他们Toefl的Minimum
    Score要求仅为68,可实际不到110就直接被仍垃圾桶。很多时候,一万遍的旁敲侧击,反复纠结倒不如去做点更实在的工作,一探究竟。
    
    在我认识的很多做申请的朋友中,喜欢在申请时看论坛,听小道消息,听他人建议的不计其数,但在选校过程中认真去查阅每个学校信息的实际少之又少。就如你始终靠着从别人口中得知女神的各种消息,却从未与她接触一下试试究竟。很多人在选校的时候查了两个学校后就感叹:查了这么多还是千篇一律,都一个个把Toefl的要求写的那么低,实际录取又不是那么一回事。索性不继续了,这种心态就如你感叹:“男人都一样,表明一个个正经,实际找对象还不是看脸。”
    
    笔者则认为,选校之事,即使你有无比“准确”的“内部消息”,或是有人出谋划策给你全方位指点迷津,最基础最靠谱的工作确实一件谁都能做却大多数人懒于去做的事情————制作一张选校表。
    
    近些年来狂热的申请势头,不光让申请者们失去了理智,被追求的各种学校也失去了理智,出国申请人数太多,曾经不温不火的学校马马虎虎的专业每年也受宠若惊,收到的申请一年比一年多。幸福来的太突然,曾经的原则固然也就丧失了一些,申请人多了,我们也不愁生源了,不如先暗自划一个各种考试的分数线,把那一批不够格的人刷掉。这种方式对于申请爆棚的那些项目更是如此。
    
    在这里我们独家爆料一个美国某南部计算机神校在录取14年CS master时系秘给在读的graduate们群发的一封邮件,作为案例:
    
    Dear Graduate Students,
    
    The Masters Admissions Committee would like to invite graduate students in CS to volunteer to serve on the committee.
    
    About 1100 people have applied for the Masters program for next Fall; we will be able to offer admission to about 7% of them.
    
    We have a statistical model to evaluate applications, but we also want every application to be evaluated by a person. Because of the large number of applicants, the committee would appreciate help from our graduate students.
    
    The graduate student volunteers can benefit too: by reading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 you can see what makes a good application and good letters, and this knowledge can help you when you apply for jobs upon graduation.
    
    Please send email to me if you would like to volunteer for this important service to the CS Department. I will be delighted to treat all the volunteers to lunch at the XX
    Club – thanks!
    
    邮件的重点简要来说就是今年一千多个申请者但我们只决定发80个AD出去,于是工作量太大了,也希望学生们能来帮帮忙。这里特别强调了a statistical model to evaluate applications,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model呢?其实再复杂无非也只是根据申请者的一些硬件信息把申请者划分到相应的层次。但Model实质是复杂不到哪里去的,冰冷的计算机也只能依据一些可以通过分数来体现的数据暗暗“杀人”了。
    
    然而,我的重点并非是想强调这个。很多申请MBA最后实现Dream School的人深有一点感触,常常觉得很多时候硬件背景说明不了太多问题,最后学校录取你真的宛如“门当户对(Match)”一样,因为他们感觉自己“传奇”的经历就是为这个学校而生,而这个学校想要的就是他们这类人。这种感触在Phd的申请里也会出现,Master则可能在“机械筛选”的成分上占据的比重更大一些。申请学校有时候仿若“找媳妇”,你是否碰巧会经历当看到一个项目的信息时,突然感触到:说了这么多,不就是要我这样的人么?
    
    这种契合度很多人看来并不重要,这些人在分析每当出现同一个项目,A硬背景强而A被拒了弱一些的B被录了,往往会强调,我们要去看看B在research方面与众不同的经历。结果B经历平平,推荐信也无亮点,最后在解释A被拒绝的原因时只能用“overqualified”等理由了。同时,在出国留学文书对最终录取影响的决定程度上,不同的留学专家们和不同的论坛大神们也始终争论不休。但无论如何,当你对某个项目深刻的感觉到一种“相互吸引力”时,难道你在文书中不应该去Special的表达一下这种契合度么?申请很多事情都是一样,许多后期暴露的问题追根溯源,最后都落回了申请选校这个阶段。
    
    女神有时并不那么遥不可及,蓦然回首时你才发现原来她是那么平易近人。所谓爱不爱有时就写在脸上,最传统和死板的选校基础工作有时往往还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你还在为申请定位选校的事情迷茫,或者你觉得你的申请工作还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可以利用,不妨建立一个Excel表格,根据你的个人喜好,无论是依据Overall Ranking 还是Major Ranking排出50到100个学校,然后挨个儿去看看不同的项目。
    
    我相信,在这份Excel表中,哪些类型你需要设立,哪些信息你需要记录,应该可以很容易周全的考虑到,这份表中应该包含了申请deadline,项目介绍,FAQ,课程和教授介绍具体的链接,分数的要求和各种送分或邮寄地址,主要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等等。你还可以添加备注这一栏,用于记录你对这个学校的了解和自身对于申请难度的估测评价。
    
    此外,一些好的网站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国外一直较有名气的选校网站有www.phd.org和www.gradschools.com。在此,笔者精简的推荐两个网站,也许是相对意义上在选校上能做的最好了:
    
    北美新加坡留学等:飞跃选校http://www.giantleap.us/inst.jsp
    
    英国留学:中英网http://major.uker.net/
    
    当然,你最大化利用这两个网站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学校和项目的“官方信息”,而不是其它信息。
    
    我相信,如果你仔细去深究官方信息的学校到达了一定的数目,你定会有着与众不同的收获,且每人收获均不同。在选校信息搜集的基础工作中,笔者再给出以下一些建议:
    
    A.
    是否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项目呢?例如有些学校有些专业开设了多个不同track的项目,或者一些新开设的项目,并没有被过多人关注,但看起来却又不错的样子?
    
    B.
    是否有学校在申请材料上有特殊的要求?例如要四封推荐信。
    
    C.
    是不是有一些学校已经透露出一些,希望你申请时PS等如何去写,从什么角度?
    
    D.
    有些学校会有过往几年录取学生的硬件信息统计,你是否在角落中找到了?
    
    你即使与任何的“小道消息”隔绝,而只是仔细的去审视这些又红又专的官方消息,做到了一定数目,心中也应略有底气,或多或少知道哪些白富美你“高攀不起”,抑或是哪些高富帅没准就瞅你顺眼。说不定你会发现那些真正适合自己申请的项目,像傲娇的小姑娘,对你欲擒故纵,口是心非。那就别墨迹,赶紧上吧。
    
    当然,申请这件事情是非常友好的,就算人家明确了“你不可能”,你还是可以乐呵呵的欣然为之的,但损失的往往不是钱的问题,更是一次成长中遥远的寄托。与告白一样。

    3. 我以为我并不差

    在中国读书久了会不以为然的形成一种习惯——比较自己和他人分数。这种习惯从中学时代根植到了我们长大。申请之时,外界很多因素对心理的干扰很大,这些干扰没准就影响了你的自我定位。
    
    有时候,你一个与你甚至不是一个专业的朋友得到了比你更高的GRE,Toefl分数,你会感觉浑身不自在,似乎美国的名校再次为你关上了一扇窗。这种心态客观上合理解释了近些年来你看到GRE分数在百分比排名上的变化,很多朋友在刚考完GRE时收到的成绩单上Verbal的分数超过了60%的人,等过了一年申请的时候,上GRE官网送分时发现同样的分数,排名百分比已经跌至50%以下了。我一直觉得这样的ranking很不合理,随着越来越多人不断的“刷分”,同样的分数在今后的排名百分比只会越来越低。
    
    国人在各种标准化考试上刷分技术上绝对一流,如果你并不是一个擅长突击考试的人,这个国情就可能让你倍感苦恼。再去去论坛,让人顿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网上各种“弱背景”,“学渣”的GRE考的都比你高,那你到底该属于哪一类了,学渣中的学渣?
    
    越是在大家都虚伪的示弱时,客观的保持清醒更重要,各项标准化考试成绩的好坏并无客观统一的概述,但请容我综合诸多经验之谈,给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判标准:
    希望以上的表格还不要得罪或打击了某些申请者,要是四项都是呵呵的同学也不是没有创造奇迹的可能,呵呵。其实这个表格八九不离十的在很多清醒同学的大脑里早就有谱,只是很多时候人难以说服自己,或者说是很难客观的看待。这四项成绩虽不能直接主导最后的申请结果,但一定是所有学校用系统来刷人能够制定出的最合理标杆了。四项都是“极好”的人,可以算做申请中的大牛了,这样的选手即使没有什么科研经历,拿到一些虽不top但也很优秀项目的phd offer并非难事。四项都是“好”的人混迹于各大论坛,不真切的让我们以为我们身边都是这样牛逼的选手。而四项都是“不错”的人也许是申请中的大群体,大家都纠结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窘境,各个思考着该如何杀出重围。
    
    当然,更多的人的情况还是一个混杂体,既有突出的地方也有弱势,很多时候我们要思考出的是如何扬长避短或是改变“短处”。那么,有以下细节我们可以先了了解。

    A. 如何正确的看待GPA?

    在国内,大部分学校的GPA计算都采用百分制,也有部分学校除了百分制外也计算学生的四分制成绩,少有少数奇葩高校还采用五分制或者其它算法。算法虽然各不相同,但实际约莫的估计自己在一个怎样的水平线还是不难的。
    
    东学西读http://www.dongxuexidu.com/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它们最初就是靠GPA计算器起步,可以通过登录学校的教务系统的学生账号,然后计算出你需要分制的GPA,省去了很多麻烦,参考价值也较大。
    
    在申请阶段,无论你在学校取得了怎样的分数,是用哪一种方法计算的平均分,都不是你申请的那所学校所采取的最终标准。不同的学校不同的项目对于申请者的GPA成绩的算法和取舍是不同的,你在上传或者寄送成绩单时,甚至不需要包含任何性质的平均分,而只是陈列出每项科目的得分就行了。
    
    例如你是统计学专业的申请者,一些学校可能看重的科目只是与他们今后培养计划相关的基础课,站在这个角度,别说你大学修过的那些文科课程的成绩对于他们无效,甚至你修过的一些非常理论性质的数学专业课在他们看来也是无关紧要,他们也不会计算这一部分成绩。当然客观而言,在出国申请的层面上,Major GPA肯定占据了主导作用,但也不排除很多学校就欣然计算着你成绩单上所有科目的分数,然后通过计算机来筛人,毕竟要从你的成绩单里分辨出哪些是专业课哪些是非专业课其实又是一个劳命伤财的过程。
    
    基于以上经验,一些高校在处理出国成绩单寄送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删去一些文史类的课程或者一些选修课,如果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删去这些课程真的能够使得你的总体GPA有所提高,何乐不为。
    
    关于如何提高GPA的一些技巧方法论一堆,但归根结底还是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需要忠告的仅有一条: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在出国留学前通过各种途径或者关系去“修改”GPA,一方面现在高校在这件事情上处理的越来越严肃,另一方面这种不诚信的行为造成的后果对于人生都是不可逆的毁灭。

    B. 标准化考试

    标准化考试的分数对自身定位的影响程度早已超过了其实际的意义。你说你要准备出国留学,隔天碰到一个好久不见的老同学或叔叔阿姨,上来的第一句话就问你:“那外语考试过了没过?考的高不高?”
    
    另一方面,你爱的越执着,便越割舍不下,这是我们爱的痛苦的原因。所有出国留学的伙伴们,多多少少经历了GRE,GMAT,TOEFL,IELTS中的一项或多项备考,这其中的辛酸泪也只有失败过然后再爬起来的人能懂。自己深深爱过的一个姑娘,你真会轻易的就把她从心底抛弃?辛辛苦苦备考才拿到一个不错分数的人,要去说这些标准化考试没什么作用,无异于自个打脸。
    
    加之,以新东方为首的各类教育机构在宣传自己课程的时候,不断的强调和夸大了这些标准化考试的作用,仿若只要有个高分就可一劳永逸,可当你去找同家机构做留学申请的时候,他们又会退一万步的安慰你:“其实这些分数不要紧,找我们写好文书才重要。”有时候你也会感受到这种自相矛盾的境地么?
    
    要我看来,标准化考试就像爱人结婚时的订婚戒指,买个名贵的钻石固然觉得爱情恒久远,但实在没钱只能买个一般的却也够表达心意。特殊的革命年代,人家没了戒指一样还是相亲相爱,但也总觉得缺少什么。戒指包含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结合,它并不是一个虚浮的装饰品,可当你拨开爱情回头看它时,它又确实像一个装饰品。
    
    以申请北美为例,我觉得标准化考试是比较重要的,但也许远没认知的那么重要。TOEFL成绩和GRE或者GMAT成绩是申请的基本要求,如果你没有这两项成绩,申请会变的几乎不可能,但是如果你有个分数,即使不高,却往往也能化腐朽为神奇。
    
    客观而言,TOEFL的重要性比GRE重要的多,GMAT成绩对申请商科同学的重要性也要大于GRE成绩对那些申请非商科同学的重要性。我们不如客观的来解析这标准化考试究竟能客观反映出申请者怎样的水平。
    
    TOEFL是一项典型的语言考试,对象只会使那些非英语母语国家的申请者,它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很均衡的考察了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因此,单凭这个分数是可以很好的反映申请者的英语水平的。在四个单项分数上,美国大部分学校会比较偏重申请者的口语成绩,原因有二,一是出国读书的很多人确实在交流上面出现了一定障碍,这也是这些高校对申请者将来是否能适应国外学习一个比较合理的担忧;二是中国的考生在Toefl口语上由于客观的限制确实较难在短期内突破取得很高的分数,因此一些学校他们自己认为他们设置的Toefl口语门槛并不高,但对于一般水平的申请者而言,这个门槛已经很高了。特别是申请Phd或者申请TA奖学金的学生,高校对于口语的要求就会更高,而且学校往往还不单一信任TOEFl的口语分数,进了学校后如果想做TA可能还要通过学校专门的口语考试。
    
    相对而言,GRE或者是GMAT能够反应申请者的能力方面就非常有局限性了。这两项考试的针对性不仅对于那些国际生的申请者们,同时也针对着美国本土的研究生申请者。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会普遍觉得G类考试难度大,单词变态,实际你做阅读的感觉就和你高考语文做说明文阅读的感觉一样,尽管你熟悉中文,但是做起来仍旧可能错的一塌糊涂。换句话说,G类考试面对母语都不是英语的国际生,难度更大,最后取得的分数能折射出怎样的实际意义?客观而言,G类考试语文部分取得高分还是能多少说明申请者在英语词汇和阅读这方面有着比较强的理解能力,数学部分则沦为鸡肋,成为大部分考生考试时缓解压力的调剂项目。
    
    因此,G类考试可能更多的是能反映申请者在备考和标准化考试中显示中的“考试能力”或学习能力。而这种反映方式可能也存在诸多的局限性,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美国研究生项目都不去设定一个“GRE申请的最低分”。从历史角度而言,GRE成绩对最终申请结果的影响也在逐步淡化。
    
    尽管已经开始有一些项目甚至不需要G类成绩就可以申请,不过在短期内,大部分美国高校是不会放弃去关注GRE成绩的。GRE考试是一项实行很久的标准化考试,它背后隐含也包含了巨大的教育资源利益链,可能会改革,但被取缔很难。(新GRE考试的分数从过去的1600变成340的原因就是为了缩小人们对分数差距上一个主观的心理判断,例如以前你觉得1400和1300差距很大,但现在你可能觉得330与320的差距就还好了。)

    C. 本科学校的影响

    本科出身对申请的影响众说纷纭,有些人说你若不是清华北大中科大此类牛校的,其它的一本二本对最后的申请结果影响都不大;也有人说,本科学校最后在录取上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
    
    个人感觉,本科的学校对于申请影响程度的方差是很大的,有时候它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有时候它的作用微乎其微,这些都视具体情况而定:
    
    例如,有些美国学校确实对中国某些的高校某些项目有特别的偏爱,在北京大学的出国飞跃手册上,就有这样的原话:
    
    “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参考往届出国的情况。比如,宾大Wharton的统计有给北大数学系发offer的传统;Harvard的统计也爱给北大数学系offer;另外University of Michigan有给北大物理系发offer的传统;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有给北大化学系发offer的传统。这些传统都是非常可贵的,是该系同学出国之后长期累积的结果。有了好的口碑,这个学校以后就愿意在某几个固定的学校或者系招学生。”
    
    尽管不是所有的申请者都有清华北大这样光鲜的背景,而且清华北大所对应的那些友好学校也往往是世界顶级的名校。但实际上不同的学校多多少少与一些学校和项目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你查查往届自己专业学长学姐的出国去向信息,也许会发现很多前辈都集中去了某些特定的学校的特定项目。而这种信息就要依靠你自己努力去获取。通过这个层面分析出的一些学校,虽然不一定是你喜欢的,但是从录取概率而言,可能确实要比申请同水平的其它学校要大的多。
    
    有时候,你也可以去查查你感兴趣项目他们的在读学生或者往届学生的列表,看看其中中国学生的成分,如果是极为分散的排列(即来源的本科学校非常丰富),说明这个项目大概也不存在特定某些“名校情结”。但有些项目,你可能稍作考察就会发现录取的学生来源的本科学校非常单一,说明这些学校还是比较关注本科学校的,当然这种情况也只针对某些比较“牛”的项目,他们热衷于招“牛校”的学生。
    
    其次,项目本身有时候也注重学校之间,系之间,或者教授之间的密切联系,这种事情就是可遇不可求了。特别对于phd的申请,如果你的一个指导老师,或者是你本科曾经做的一个项目的负责人恰好和国外某所高校你对口项目的某个负责人联系紧密的话,这种直接的赤裸裸的推荐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可估量。美国社会无论是申请读书还是找工作,熟人推荐永远是一条捷径,当然推荐的前提条件是你也必须具备过硬的实力。
    
    综合以上因素,这些关系的连带作用使得有时候本科出身去申请某些项目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有时候这个优势并不是直接附带的,可能你的本科项目具有良好的资源,你得提前去主动开拓这些资源。像那些直接在申请中就带着光环的本科学校可能也就只剩下国内的顶尖名校特色的牛专业了。
    
    然而,抛开以上这些因素,本科学校能带来的影响程度则变得很小。每个高校的Admission Committee每年要处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申请(虽然这之中中国申请者占据绝对的主流),他们的对中国学校的了解未必有那么的细致和透彻。(当然,也有这么一说,有一些项目系里的中国教授比较多,也扎根的比较深,每年的申请录取时,这部分教授主要负责招收本国的学生,因为他们对中国学生的学习状况,本科学校,以及整个国情都十分的了解,因此有时候本科学校的因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对于大部分项目而言,特别是对于笔者先前举例的情况,有些学校用系统来打分刷学生,在这种机制里,将本科学校的好坏介入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因为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好坏难以有统一标准,就算是针对中国和美国,各种学校的排名版本众多,评判高校优劣本来就是一个争议性话题。

    D. 也谈推荐信

    送推荐信像把一块翡翠送给心仪的姑娘,大多非行家的看看外表可未必识货,识货的却又未必看得上眼,因为玉和人之间是讲究互相相认这种灵性的。现有的大多申请者的推荐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中国学术界人士一般推荐
    
    推荐人大多集中在你自己学院的代课老师或者领导,或者你涉足一些科研项目的导师,他们或有不同的头衔,可能是院长,甚至是院士,但也有可能是讲师。
    
    中国学术界人士牛推
    
    所谓牛推,推荐人必定在学术界享有一定声誉和地位,但这并不是一个充要条件,不是说随意拉个头衔大的院士或者某某著名高校的校长写推荐信就能并入牛推之列,具体情况我们会在下文详细陈述。
    
    外国人士推荐信
    
    大多集中在国外的教授,如果你是海本当然OK,但如果你接触的外国教授并不多,且并不是深交,找这种推荐就必须非常谨慎了。
    
    企业家推荐
    
    可能是你实习单位或者一些大型企业的老板,这种推荐信应最慎重选择,具体情况后文详细陈述。
    
    对于大部分申请者而言,推荐信是怎样一种情况呢?通过一个样本不是很大的民间调查我发现,超过九成以上的申请者使用的推荐信其实都是类似的,大家大多找的都是一些自己上课的任课老师或者学院的领导,加之某些中介推崇的2+1的模式,很多人酷爱把自己的三封推荐信打造成两个学术界人士+一个企业界人士这种模式。
    
    这样的模式到底好还是不好,或者对于你的最终申请结果是否有积极作用,我始终秉承着一个固有观点:推荐信只要不起负面作用就算是成功。试想一下,你的大部分竞争者在申请过程中能寻找推荐信的途径和你大同小异,而且我们个个心知肚明,中国的绝大多数教授或是企业领导在处理推荐信的态度上都是一致的:你自由DIY+他们看都不看就授权签字认可。稍微负责一点的教授会让助教把推荐信链接给你转发到你的邮箱,不负责任的推荐人甚至直接告诉你学校或企业的邮箱账号和密码。
    
    事实上,国外大多高校对于中国学生在推荐信上采取的这种模式也心知肚明,现在国外顶尖与优秀高校任职的中国Faculty日渐增多,在招生过程中国外高校也倾向让这些Faculty来处理很多事务,对于中国学生特色的推荐信方法,Admission Committee里的评审人员是能感受到其中的水分的。与此同时,即使你想做到循规蹈矩力求诚信,愿意帮你亲手写推荐信的中国教授和老板少之甚少,更何况现在的推荐信评估系统不仅包含了提交推荐信这个栏目,很多学校还要求填写一些表现上的评分,现在很多申请者都是申请十几所学校,这样的工作量很少有中国教授或老板愿意亲力为之。
    
    因此,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初步结论:外国教授的推荐信的效力大部分情况下优于中国教授。西方的文化使得诚信和声誉对于一个学术界人士的影响巨大,这种大环境使得这些外国人们在对待推荐信这件事情上处理的很谨慎,他们会非常可观的去评估申请者,绝大部分情况下,推荐信所有的内容都是他们亲自完成,他们也不希望你过问他们如实填写的结果。这种真实性使得国外对于这种推荐信的认可度高,但同时也会给你带来问题:你的推荐人是否真的了解你?你和他之间是否真的有很多合作交流的交集?他是否真的看好你?西方人士出于礼貌很多是不会拒绝你希望他们作为推荐人的要求,但如果他们果真如实填写了报表,例如在推荐信栏目“你和申请者如何认识的,认识了多久?”这个问题中他们如实回答“我和申请者根本不太熟,我也不是很了解”,那你也许会挂的很惨。
    
    同时,外国人的心态也比较难以把握,他们更害怕麻烦,而且最可怕的是,很多西方人士心中已不悦,但表面上仍然对你十分友好。这种情况远远还不及一个中国教授给你黑脸直接狠狠的拒绝了你。
    
    论推荐信所起的效力,推荐人的头衔永远是次要的,行业和学术相关影响度才是首要。何为相关影响度?即你的推荐人所做的事情和方向恰好是你申请项目中很多教授所做的事情和方向,并且在这个方向中,他们还听闻过你的推荐人,这种效果就巨大了。因此客观上来说,中国本土能做到这一步影响力的教授微乎其微,更何况,真有如此国际影响力的教授,他们在学术界的人脉关系也相应到达一定程度,他们往往可以非常对口把你推荐给国外某些项目或者某些具体导师,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牛推,甚至你只要达到学校硬性要求的最低分数线(一般都很低),加上这封推荐信,就能让你拿到Offer。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低,前提条件是你要是国内最顶尖学校(基本只能清华北大中科大)最顶尖项目中最优秀的学生。
    
    撇开相关影响度,我们时常在网络上看到的很多所谓的“牛推”其实都是不靠谱的。有些人自恃我的推荐信是院士写的,总该有很大的影响力了吧,但实际上,我们更夸张一点的说,即使你的推荐人是得了诺贝尔奖,如果你推荐的项目和你推荐人研究的方向并没有很大的相关度,也许你的推荐信和平常人的推荐信的区别并不大。
    
    再者就是企业人士的推荐信,客观来讲,绝大部分的学校青睐的推荐信都是由学术界人士撰写的,甚至很多学校明文规定,我们希望所有的推荐信都是来自学术领域,如果来自的是工作领域,你的推荐人必须有着很高的学历和学术经历,并且你做的相关工作要和你申请的项目具备很强的相关性。从这一点出发,即使你的推荐信来源于一个非常知名的企业家,信中大肆的渲染了你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对于申请研究生而言,作用并不大。当然,申请商学院,尤其是MBA,情况则截然不同,老板的知名度以及对你实习工作期间的评价,企业家推荐信起到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
    
    推荐信的诚信问题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在前几年的出国留学新闻中,出现了不少国外高校发现推荐信造假勒令一批学生退学的故事。如果你经常混迹于论坛,甚至网上有些人夸张的指导你,自己提交推荐信的过程千万不要用同一个IP地址,学校的推荐人最好就在学校用校园网,更有甚者表明在编辑推荐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Word等文档处理软件中会自动嵌套计算机用户名,不要三封推荐信到时候都指向了你的名字,以免生疑。这些顾虑尽管力求滴水不漏,但笔者仍旧觉得这些做法过于矫揉造作,此地无银三百两。笔者认为,推荐信这种东西,本身就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它在西方之所以广受认可就如西方人普遍喜爱使用Check一样,信誉文化的背后使得这种方式可行。不局限在申请学校,在国外找工作的过程中,推荐信甚至还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中国有更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文化传承千年,复杂的人情世故使得推荐信这种形式的东西在中国社会本身就显得不那么的靠谱。这并非文化存在优劣之分,而单单可能就是一个习惯问题。现如今中西文化交融发展巨快,正如笔者前文所说,各类国外高校对中国学生推荐信几斤几两已逐步了解,多数情况下招生的教授看到你的推荐信洋洋洒洒的赞了你一百遍也不过是呵呵一下,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外在招生过程中,对中国学生的评估应会渐渐淡化推荐信这个指标,这才是大势所趋。
    
    那么,如何保证寄送出合格的推荐信?笔者简要总结出以下tips:
    
    1)
    推荐人数量选择上,最好多于三个,一是有些项目可能需要更多的推荐信,二是根据学校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推荐人你的选择余地更大。
    
    2)
    在推荐人的选择上,除去少数需要工作经验的商科专业,优先选择学术型推荐人。
    
    3)
    在具体推荐人的抉择上,请撇开推荐人的头衔,首先选择与你交流更多,接触更多的推荐人。如果你跟你的推荐人做过学术方面的项目就再好不过。至少推荐人也要是你的任课老师。
    
    4)
    选择外国推荐人的时候请小心谨慎,一是要在意他们是否真的认可你;二是精选出一些主打申请的学校交给他们推荐,不要把所有或者过多数目的学校申请都交给他们推荐;三是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不要表露出任何你希望参与推荐信DIY的想法,除非他们主动要求。
    
    5)
    如果你的推荐信需要你自己来DIY,那么DIY的不同推荐信最好通过不同角度来反映你的品质或个人能力,推荐信中少讲赞扬的空话,从具体事件反映问题是比较好的叙述方式。
    
    6)
    推荐人使用的邮箱均要使用学校邮箱或者企业邮箱。(有的学校要求如此做)
    7
    0
    100%
    0%

    本文为魔力学院学霸联盟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依法追究版权责任。


    魔力学院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教学平台。 我们通过知识标签的方式沉淀名师讲课的每一个节点,形成庞大思维标签库,再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人机交互的学习方式,让人和知识直接互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用户的了解细致到思维节点,使学习的全过程都可以数据化,可视化,确定化。保证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提升。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www.molistudy.com


    也欢迎添加微信公众号“moli_study”或直接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获取更多高效的干货资源。


    分享到
    本文作者

    张昊然

    从不忽悠的大忽悠。